首页 > 清风苑 > 史鉴 正文

史鉴

观亭品廉

稿件来源:中国纪检监察报 发布时间: 2024-10-25 09:52:39

  “亭,停也,人所停集也。”汉代重要训诂学著作《释名》如此解释“亭”。亭是中国传统建筑重要组成部分,它或在山水园林中,或处街巷闹市里,或独成一景,或点缀周边景观,与之浑然一体。亭,不仅是一个具有中国美学气质的文化符号,也是活跃在我们身边的廉洁文化课堂。我们不妨听听以下三则关于“亭”的廉洁文化故事。

  说起“一文亭”可能鲜有人知,但提到《施公案》想来应是广为人知的。公案类的小说,在明清时代风行,受到普通读者的追捧,因为公案类的小说,与民间对清官的推崇、对正义的追求不谋而合。

  “施公为官甚清廉,秉正无私不惧权。百张呈词一日审,不顺人情不受钱。”书中不畏强权、秉公办案的施公,原型是康熙年间的廉吏施世纶,也是“一文亭”故事的主人公。

  施世纶之廉,无须举许多例子为证,以下一事便可说明。据《清史稿》记载,他曾奉命去陕西赈灾,发现陕西仓储亏空严重,准备向朝廷报告此事。川陕总督鄂海当着施世纶的面,“无意”提及施世纶的儿子施廷祥在会宁当知县,而会宁正在他的辖区内。施世纶当然明白他的用心,他怎能为了儿子的前途隐瞒仓储亏空的事实,他严词拒绝:“吾自入官,身且不顾,何有于子。”

  康熙三十二年(1693年),施世纶任江宁知府,江宁即今南京,下辖上元、江宁、句容等八个县。他到任后,革除陋规,严惩贪吏,百姓安居乐业。施世纶的父亲,就是大名鼎鼎的施琅。康熙三十五年(1696年),施琅病故,按照礼制,施世纶要回家丁忧。江宁百姓闻此消息,恳切挽留,请求未成。百姓深知他两袖清风,积蓄甚少,便每人投一文钱在府衙门口,作为他回家的路费。施世纶坚决不受,但也无法退还,人们便在府门左右建双亭,称为“一文亭”。“一文亭”可以说是施世纶清廉自守、受民爱戴的见证。

  “简点身心,投豆亭中无黑子;怡愉情性,护花篱畔赏黄芙。”这副对联出自明代毕木之手。其子毕自严为万历二十年(1592年)进士,官至户部尚书,是明代晚期以“理财”而著称的官员。

  毕木省身自律、严格教子,在家中修建“投豆亭”,亭中放两盂,当孩子们做了一件善事,就往其中一盂投一黄豆,做了一件恶事,就往另外一盂投一黑豆,如此善恶就具象化了,他用这种办法希望孩子们常常检视自身言行,就如曾子一样“吾日三省吾身”。毕自严的字为景曾,就是景仰曾子之意。

  毕自严受到良好家风的熏陶,自初入仕途到官居高位,始终守住心中的“投豆亭”,不改俭约作风,食不求精,不论是百姓馈赠的小礼物,还是缙绅登门所带之“书帕本”,均一口谢绝。明代官吏任满回朝或到地方任职,多刊刻图书,以一书一帕馈赠长官或同僚,这样的书在版本学上称“书帕本”,是装潢胜过内容的书,后来竟有人往书里夹银票行贿。时代变迁,“投豆亭”中或许早已没了两盂,但是投豆自省的方式仍具有启发意义。

  明代正德年间,北直隶沙河(今河北沙河)出了一位叫朱裳的清官,他曾担任过御史等职。朱裳为官多年,不私权贵,保忠良,惩奸佞,在河南巡察盐务时,查到掌管锦衣卫的钱宁长期派人买卖私盐从中谋利,扰乱盐政。面对钱宁这样有权势的人,朱裳没有退缩,依法查办案件,惩处有关人员。朱裳生活俭朴,为官多年没为家里添置一亩田,没有翻修一间屋,家中仍是“草舍席门”“一如寒士”。朱裳去世后,家乡百姓修建“无愧亭”表彰他的功德业绩,为官一生,“无愧于国家,无愧于百姓,无愧于祖先,无愧于自己,无愧于后来人”。

  由亭思人,则亭不只是建筑,也承载着“清正、守廉、淡泊、怡然”的文化内涵,给人以美的享受,给人以廉的提醒。前行路上,不妨驻足停留,缓一缓匆忙的脚步,理一理内心的纷扰,再次寻找出发的方向。(雷敏 隋植求)

>>><<<